p1、黑河对岸的俄罗斯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接片)
8月11日下午五点到达黑河市,我们从黑龙江的源头洛古河村开始大致沿着黑龙江走了约900公里,走完了黑龙江的上游。至此我们完成了这次的边疆行。
我们原打算从黑河出境去俄罗斯看看,一打听当天无法办好第二天的出境手续,要等第三天才能成行,再加上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一天游的内容只有一些城市广场、商城和纪念馆,对我们没有什么大的吸引力。于是我们取消了这个节目,打算在黑河游览一下口岸、市容,第二天到爱辉参观两个纪念馆,然后直接回到哈尔滨。
夕阳的余晖撒在街道两边颜色鲜艳的楼房上,使这个原本美丽整洁的城市显得格外亮丽。大街上匆匆而过的一些蓝眼睛高鼻子,给这个有些洋气的小城更增添了一些异域风情。我们走进一家门口挂着“2、3、4元吃个饱,5、6、7元吃个好”对联的餐馆,要了一个红烧黑龙江小鱼和3个炒菜,4个人一顿晚饭花了一百多块,虽没有店门口挂的对联上写的那样便宜,倒也经济实惠。
吃完晚饭住旅馆,毕援朝把车停在马路边去办入住手续,我下车后正想打开后备箱,只听到有人用北方上海话问:“侬是上海人?”我想这是他乡遇老乡了,回头一看,只见一位身材不高稍显瘦小,身穿黄马甲六十岁上下的男子正在看着我们的车牌 。我回答他说,我们是上海人,并随口问了他一句:“侬也是上海人?”他摇摇头说他不是上海人是天津人,但是“阿拉老婆是上海人。”
我接着问:“你老婆还在这里?”他回答:“回上海了。”
“哪你为什么没有跟着去上海?”他说:“去不了。”
“那你可以回天津啊。”他说:“天津没有地方住。”
停顿了一会,我又问他:“那么你打算今后怎么办?”“我明年退休,退休后到上海去。”
“孩子多大啦?成家了吗?”“有一个女儿,大学毕业了,还没有成家。”说到这里,这位留守在边城的知青脸上露出了一些宽慰的神色。
这时毕援朝办好了入住手续,于是我对这位素不相识的知青朋友说:“多保重,祝你们全家早日团聚。”他也对我们说:“祝你们旅途顺利!”
事后我把这件事告诉给其他三位,大家都很感叹。“知青”虽是一个群体,但是千百万的知青个体却有着各自不同的遭遇和命运,有着各自的喜怒哀乐。大家都要面对现实而生活而奋斗。
第二天(8月12日)上午我们粗粗游览了黑河的市容,再一次到江边看看黑龙江江景,也算和黑龙江做一个告别。
2012年9月23日与上海
p2、从洛古河村到黑河我们大多沿着209省道行走(摄影 林美玟)
p3、进入黑河市里(摄影 林美玟)
p4、有点洋气的建筑(摄影 林美玟)
p5、大街上匆匆而过的一些蓝眼睛高鼻子,给小城更增添了一些异域风情。(摄影 林美玟)
p6、夕阳的余晖撒在街道两边颜色鲜艳的楼房上(摄影 林美玟)
p7、小餐馆的有趣对联(摄影 林美玟)
p8、清晨,路边的公益自行车。(摄影 林美玟)
p9、干净绿色的人行道(摄影 林美玟)
p10、绿化工人给挂在电线杆上的花盆浇水(摄影 林美玟)
p11、中俄自由贸易城(摄影 林美玟)
p12、黑河口岸
p13、江边的摩天轮(摄影 林美玟)
p14、江边的巡逻艇码头
p15、停泊在江边的游艇
p16、江对岸俄罗斯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
p17、驶向对岸的巡逻艇
p18、
p19、江中的游艇(摄影 林美玟)
p20、遥看对岸(摄影 林美玟)
p21、细看
p22、街心雕塑
p23、黑河火车站
p24、口岸大桥(摄影 林美玟)
p25、整洁的街道(摄影 林美玟)
p26、高耸的楼房
p27、黑河公路收费站也挺气派(摄影 林美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