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奔腾而下的哥伦比亚冰原
20日下午1点我们到达贾斯柏国家公园的“哥伦比亚冰原”,在游客服务中心餐厅吃了一顿中式快餐。
吃完午饭,我们登上游客服务中心的二楼观景平台,一幅壮丽雄伟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左边是巍峨的哥伦比亚山,哥伦比亚山的右侧就是大名鼎鼎的哥伦比亚冰原,冰原的右边是阿萨巴斯卡山。两山之间的冰原犹如一条银白色的蛟龙从天而降,翻滚着奔腾而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那汹涌的波涛。冰原上的区区黑点就是在冰原上行驶的巨轮雪地车和游玩的人群。他们在这幅大自然的巨幅画卷中,显得如此渺小。
阿萨巴斯卡山的右侧是阿萨巴斯卡冰川,它没有哥伦比亚冰原那样雄浑壮阔,有些纤细玲珑,只是靠近山洼时才汇成一片,就像冰和雪的瀑布骤然跌落在冰湖中。
哥伦比亚冰原是除北极、格陵兰岛以外的最大冰原,面积约500平方公里。由于它堆积于北美大陆分水岭地区,因此被称为北美的河流之母。它的冰雪融水分别从东、西、北三个方向流入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从观景台下来,我们乘坐景区的大巴到冰原脚下,然后换乘“探险号”巨轮冰原车登上白茫茫一片的冰雪高原。天气阴沉,云遮雾绕,能见度较低。我们脚下踩着冰雪,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这使我们想起了西藏的卡若拉冰川、丽江的玉龙雪山、少女峰脚下欧洲最长的阿莱奇冰川、阿根廷的莫雷诺冰川......,甚至想起了千里冰封的北大荒。当然,哥伦比亚冰原与众不同,它不但面积大,而且冰层厚度达到365米,拥有6、7条冰川。仅仅这些数字就足以说明它的不凡。
鲜红的“探险号”驰骋在冰原上,将一批批游客送达又送回,冰原敞开它的胸怀接纳着这些不速之客。气候变暖使得冰原每年以15米的速度向后退缩,空气中的污染物使得原本洁白的冰雪覆盖上一层灰色。人类的过度开发还不知道将对冰原和我们生活的地球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们离开冰原后去附近新建成的玻璃天空步道游玩,回来后又在冰原的游客服务中心小憩,我们抓紧时间再次登上二楼观景台。这时天空放晴,蓝天白云下的冰原、冰川更显洁白,那一条条银蛇一头头蜡象将大自然装点得分外妖娆。
2016年12月4日于上海家中
P2、远眺冰原(摄影 林美玟)
P3、壮观的冰原和渺小的人群
P4、冰原上空时阴时雨,偶尔会有些许阳光。
P5、冰原左侧的哥伦比亚山(摄影 林美玟)
P6、冰原右侧的阿萨巴斯卡山(摄影 林美玟)
P7、阿萨巴斯卡山右侧是阿萨巴斯卡冰川(摄影 林美玟)

P8、冰原表面的沟壑(摄影 林美玟)

P9、冰的波浪
P10、送我们上冰原的巨轮雪地车
P11、巨轮雪车内景(摄影 林美玟)
P12、停在冰原上的雪地车,据说一辆价值130万加元。(摄影 林美玟)

P13、冰原之路(摄影 林美玟)
P14、冰原清溪
P15、冰窟
P16、冰淇淋似的冰原边缘
P17 、裂隙
P18、冰原边缘与陆地连接处
P19、有些发灰的冰原表面
P20、第一代履带式雪地车 (摄影 林美玟)
P21、给冰原添色
P22、云遮雾绕的阿萨巴斯卡冰川
P23、冰原游客服务中心,我们在此吃的午餐-中式快餐
P24、冰原对面的雪山 (摄影 林美玟)
P25、另一座雪山 (摄影 林美玟)
P26、落基山国家公园每年降雪厚达7米,这是山顶的积雪,厚度达数十米。(摄影 林美玟)
P27、离开哥伦比亚冰原后看到又一条冰川(车拍)
P28、冰原留念
评论